收藏的世界里,真的是五花八门,啥都有。有的人钟情于书画的墨香,有的人偏爱陶瓷的温润,还有钱币、古董家具、石雕玉器、砚台铜器、西洋钟表、紫砂壶……林林总总,数都数不过来。就连文革时期的纪念章、油印传单,也成了不少人的心头好。每个人的喜好都不同,这很正常,谁也没法说谁的爱好就更高尚。
这些爱好啊,其实都是个人生活经历、文化水平的反映,每个人都不一样,自然喜好也就不同了。没有谁比谁更高一等,也没必要瞧不起谁。玩收藏嘛,本来就是图个乐子,陶冶情操,增加点生活趣味,还能长见识,交朋友,传递正能量。
但你看看现在的收藏圈,哎,那叫一个乱啊!就像是江湖上的帮派一样,低俗的风气都吹进来了。特别是古陶瓷这一行,水深得很,山头多得数不清,大家互相攻击,指鹿为马,真假难辨。假的能给你说成真的,真的呢,又被说成是仿的。
为啥会这样呢?说到底,还是这五种乱象在作怪:第一个就是钱字当头,收藏变成了赚钱的工具,谁还管什么历史、文化、艺术啊,就盯着价格看。怎么快速变现怎么来,生怕别人抢了自己的饭碗,看谁都像是竞争对手,东西还没看呢,就说是假的。为了证明自己的“专业”,不惜编瞎话,连自己都骗。在钱面前,脸面算什么,只要有钱赚就行。而且啊,这钱只认自己手里的货,别人的?不好意思,全是假的!
乱象之二,那就是拉大旗作虎皮,忽悠人骗钱。随便给自己安个名头,什么“唐宋高古瓷研究专家”、“元青花研究大师”,听起来越响亮越好,反正也没人真去查证。没有审批手续,全靠一张嘴,专门骗那些刚入行的小白。有了这自封的招牌,就真把自己当专家了,跟江湖郎中似的,到处给人鉴定,收着不菲的鉴定费。真假不分,全凭心情,真的能说成假的,假的也能吹成真的,或者干脆一棍子打死,全说是仿品。
自己没眼力,藏品也拿不出手,就靠这“研究”的幌子,勾引那些对古玩一知半解的初学者,还有那些急于求成的企业家,设局把一堆假货卖给他们。只要给钱,仿品也能变成真品;不给好处,就算亲眼见过也说是低仿。他们就是“国宝帮”受害者的幕后推手,多少企业家因此花巨资买了堆赝品!
乱象之三,有些人啊,既没眼力也没文化,藏品更是拿不出手,可偏偏心比天高,想一夜成名。怎么办?找茬!专挑大家、名人的刺,谁有名就挑谁的毛病,骂得越狠越有人看。诽谤攻击不要钱,说你藏品全假,谁也不会去验证;骂你眼力不行,自己就显得高人一等。反正水越浑他们越能摸鱼。
乱象之四,就是那些井底之蛙,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,觉得自己的东西才是最好的,外面的东西,看都不看,一律说是假的。他们觉得,几百上千年的东西怎么可能还完好无损?怎么可能还跟新的一样?真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!他们忘了,博物馆的东西最初也是从民间来的。
考古发掘、民间征集和捐赠,这都是博物馆藏品的来源。像孙瀛洲这样的大家,一人就给故宫博物院捐了三千多件古陶瓷。他们连这点常识都没有就敢玩古陶瓷收藏,真是可悲。他们收不到好东西,全是因为自己的观念有问题。还总是嫉妒别人,看到不一样的就说是假货、新仿的,真是可笑。
乱象之五,就是那些固执己见,只认公立博物馆和书本记载的人。他们认为,公立博物馆里没有的就是假的,书本上没提过的就不可能是真的。但他们忘了最基本的事实:是先有物品,后有博物馆;是先有实物,后有文字记载。多少珍贵的文物,在它们被博物馆收藏、被书籍记录之前,就已经静静地躺在历史的尘埃中了。
中华大地辽阔无垠,尤其是在近二三十年的大开发过程中,无数祖先埋藏的宝物重见天日,其中很多是博物馆里没有的,也有很多是书中未曾著录的。更别提那些因历史原因流失海外的宝物,以及近年来回流的文物了。这些因素,他们却选择视而不见。
如果这样的观点只是普通群众的想法,或许影响不大,但若是体制内的专家也持有此观,那危害可就大了。它会导致大量稀世珍宝被忽视、损坏甚至外流,这是对历史的犯罪!
以前啊,玩收藏的可都是文化人,他们通过收藏来交朋友,找乐子,文人之间那叫一个亲密无间,哪像现在有些人,动不动就“文人相轻”。就算不说以前,就说六七十年代,那些已经过世的大师们,他们之间的那份相互尊重和欣赏,真是让我感动得不行!
记得有次我去陸维釗老先生家求字,他一边写字一边还不忘跟我说:“你应该多找余任天先生写,他才是真正的书法大家,我只是写写毛笔字而已。”这话听得我五体投地,这么高的书法造诣,还这么谦虚,真是难得!
还有一次,我去沙孟海老先生家,碰巧另一位年轻的书法爱好者也在场。这小伙子性子直,张口就来:“沙老,有人说您的字像柳条穿螃蟹!”我当时听得心都揪起来了,生怕沙老生气。结果沙老哈哈一笑,说:“哎呀,这形容真到位!这人肯定是个懂书法的!”不仅没生气,还夸起对方来了,这胸怀,真不是一般的大!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师风范啊!
当然啦,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像大师那样,特别是现在这个社会,人心浮躁,功利心强。但咱们至少可以学学大师们的谦虚和胸怀,让收藏界的风气变得更好一点。